雅韵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唐代
> 古之君子,使人必报之。
古之君子,使人必报之。
出自唐代的《
隋书·志·卷二
》
译文
古代的君子,得到别人帮助后必加倍报答。
注释
报:报答。
赏析
此句体现了君子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受人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
相关名句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周书·旅獒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章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前虑不定,後有大患,将柰之何?
史记·苏秦列传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醒世恒言·卷二十九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礼记·哀公问
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淮南子·说林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
菜根谭·概论
猜您喜欢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知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围炉夜话·第六一则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章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晋书·志·第十六章
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墨子·01章 亲士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史记·日者列传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苏幕遮·怀旧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警世通言·卷四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增广贤文·上集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中庸·第二十八章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惟凤
萧观音
赵企
崔述
王伯成
李陵
冯梦龙
兰楚芳
朱弁
崔涤
郭元振
梅之焕
叶燮
向滈
宗泽
李郢
薛时雨
何梦桂
俞彦
吴渊
何景明
王敬之
耿湋
雷应春
虞姬
李东阳
张咏
嵇康
卢汝弼
梁曾
古籍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