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
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
出自先秦的《
管子·侈靡
》
译文
不能够察觉事情端倪的人,则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注释
菑:同“灾”。
赏析
一个能够敏锐地察觉事物发展端倪的人,往往能够提前做好准备,从而避免或减少潜在的灾祸。
相关名句
生于乱世,贵而能贫,乃可以免。
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犹傶则疏之,毋使人图之,犹疏则数之,毋使人曲之
管子·侈靡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中庸·第二十八章
言亦寄形于字,讽诵则绩在宫商,临文则能归字形矣。
文心雕龙·练字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第二十章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警世通言·卷十二
彩云易散,皓月难圆。
警世通言·卷十
国家将败,必用奸人
国语·楚语·叶公子高论白公胜必乱楚国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增广贤文·下集
猜您喜欢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摸鱼儿·雁丘词
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尚书·虞书·大禹谟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感事
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醒世恒言·卷十三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周书·旅獒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虞书·尧典
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淮南子·主术训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李正封
李清臣
上官婉儿
薛纲
邹浩
太原妓
李贽
韩琮
高鹗
奥敦周卿
杨佥判
谢良辅
秦嘉
褚人获
万树
张裕钊
憨山德清
毛奇龄
蔡戡
凌廷堪
宋荦
乔知之
高蟾
李处全
许古
赵万年
吴敏树
惟凤
萧观音
赵企
古籍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