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清代
>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出自清代的《
格言联璧·持躬类
》
译文
世俗的人以自己的性命为性命,而才德出众的人以万物的性命为自身性命。
注释
七尺: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赏析
指君子将良知善性视为存世之本。
相关名句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中庸·第十四章
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
管子·版法
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
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中庸·第二十六章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第十四章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增广贤文·上集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荀子·非十二子
猜您喜欢
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
警世通言·卷十一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大海洋萍,也有相逢之日
警世通言·卷十一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
墨子·06章 辞过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战国策·齐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第十三章
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荀子·正名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菜根谭·概论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卢汝弼
梁曾
真氏
白玉蟾
张榘
吴锡畴
武三思
吴涛
湘驿女子
王珪
邯郸淳
秘演
王闿运
朱厚熜
王象春
王恭
吴绮
刘希夷
辛延年
陈寿
王毂
赵昂
王汝舟
孙洙
俞桂
魏源
陈凤仪
毛铉
杨逴
德元
古籍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