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出自先秦的《
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
译文
休养自身同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是一样的。
注释
理:事物的规律。术:方法。
赏析
指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修齐治平”思想。
相关名句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
战国策·赵三·秦攻赵于长平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文心雕龙·风骨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比不应事,未可谓喻;文不称实,未可谓是也。
论衡·卷三·物势篇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篇
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文心雕龙·声律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醒世恒言·卷一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虞书·大禹谟
猜您喜欢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列子·杨朱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
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
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二首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尚书·商书·说命上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第十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格言联璧·惠吉类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吴渊
何景明
王敬之
耿湋
雷应春
虞姬
李东阳
张咏
嵇康
卢汝弼
梁曾
真氏
白玉蟾
张榘
吴锡畴
武三思
吴涛
湘驿女子
王珪
邯郸淳
秘演
王闿运
朱厚熜
王象春
王恭
吴绮
刘希夷
辛延年
陈寿
王毂
古籍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