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明代
>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出自明代的《
警世通言·卷十八
》
译文
种荆棘就得挨扎受刺,植桃李就能乘凉得荫。
注释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
赏析
比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相关名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淮南子·汜论训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水浒传·第十回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韩非子·说林上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概论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论衡·卷二·率性篇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第一回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劝学
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
醒世恒言·卷十七
猜您喜欢
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
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人心不足蛇吞象。
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中庸·第一章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墨子·02章 修身
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
论衡·卷一·逢遇篇
民愚,则知可以王;世知,则力可以王。
商君书·开塞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子·心术下
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法之谓也。
韩非子·饰邪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崔涤
郭元振
梅之焕
叶燮
向滈
宗泽
李郢
薛时雨
何梦桂
俞彦
吴渊
何景明
王敬之
耿湋
雷应春
虞姬
李东阳
张咏
嵇康
卢汝弼
梁曾
真氏
白玉蟾
张榘
吴锡畴
武三思
吴涛
湘驿女子
王珪
邯郸淳
古籍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