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唐代
>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出自唐代的《
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
译文
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
注释
要道:重要的道理、方法。
赏析
此句论点鲜明,点出了为政者在处理国家政务时,必须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关名句
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
战国策·赵三·秦攻赵于长平
尊卑失序,如冠履倒置;富贵不归,如锦衣夜行。
幼学琼林·卷二·衣服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淮南子·泰族训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中庸·第十四章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全文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弟子规·谨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商君书·更法
有眼不识泰山。
水浒传·第二回
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
商君书·外内
猜您喜欢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赠妓云英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菜根谭·概论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礼记·杂记下
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国语·越语·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
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
列子·说符
人间之水污浊,在野外者清洁,俱为一水,源从天涯,或浊或清,所在之势使之然也。
论衡·卷二·率性篇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入则孝
开到荼蘼花事了。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惟凤
萧观音
赵企
崔述
王伯成
李陵
冯梦龙
兰楚芳
朱弁
崔涤
郭元振
梅之焕
叶燮
向滈
宗泽
李郢
薛时雨
何梦桂
俞彦
吴渊
何景明
王敬之
耿湋
雷应春
虞姬
李东阳
张咏
嵇康
卢汝弼
梁曾
古籍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